- 您的位置:主頁 > 中文版 > 譯博資訊 >
-
翻譯公司談文學作品的翻譯
- 點擊數:發(fā)布時間:2016-09-09來源:未知
摘要: 有人說,科學無國界。其實,文學也是無國界的。世界文學是一個大家庭,而翻譯,則是這個家庭成員溝通的橋梁。語言的多樣性,促使了翻譯的形成。正是因為翻譯的存在,才使得世界文學有了相互融合,互相學習的機會。 翻開汪洋浩瀚的世界文學史,從《荷馬史詩》
有人說,科學無國界。其實,文學也是無國界的。世界文學是一個大家庭,而翻譯,則是這個家庭成員溝通的橋梁。語言的多樣性,促使了翻譯的形成。正是因為翻譯的存在,才使得世界文學有了相互融合,互相學習的機會。
翻開汪洋浩瀚的世界文學史,從《荷馬史詩》到《尤利西斯》,從莎士比亞到普魯斯特,從古希臘悲劇到湖畔派宣言,從在文學史被重新讀解和詮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到“作家中的作家”博爾赫斯,正是由于翻譯的存在,才使得這些文學作品得以傳播。世界文學的歷史無疑又何嘗不是一部文學翻譯史和文化交流史。
誠如博爾赫斯所言,偉大的作品根本就不會因為翻譯而失去其偉大,“具有不朽的稟賦的作品卻經得起印刷錯誤考驗,經得起近似的譯本的考驗,也經得起漫不經心的閱讀和不理解,它不會失去其實質精神。”
然而,由于語言與文化的隔膜,文學卻常常給人一種印象,即文學中的完美翻譯似乎從來沒有達到過,就像徐梵澄譯《蘇魯支語錄》時在“綴言”里所感嘆的,“一個譯本無疵可指,處處精確,仍然可能是壞譯本,不堪讀。”文學翻譯也“若烹小鮮”,加工得過了,營養(yǎng)就會丟失一些;而加工得不夠,則會顯得生澀,一言以蔽之,分寸很難把握。嚴復先生倡導的“信、達、雅”其實只是一個理想化的境界和尺度。
近年來,隨著世界各民族交往的日益頻繁,文化間的溝通與互動成為國際外交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。而文學翻譯作為文化交往事業(yè)中的重要一翼,愈來愈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。如何在文學作品的翻譯中做到精益求精?這還需要翻譯人員的進一步努力和學習。
- 相關閱讀:
-
2020-01-03安徽譯博翻譯助力中埃國際項目合作發(fā)展
2019-09-19安徽譯博翻譯鄭重聲明
2019-09-19口譯犯錯時的對策
2019-09-18法律英語翻譯的幾大要點
2019-09-17學英語翻譯不可不知的術語及含義
2019-09-16翻譯,要培養(yǎng)自己的專業(yè)領域
2019-09-12漢譯英幾則技巧
2019-09-11中譯英幾大忌
2019-09-10口譯員記憶訓練指南
2019-09-09筆譯工作中須掌握的基礎技巧
- 更多問題,請致電客戶經理138-5518-3337王經理(全天候)